返回

太平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4章 九月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地有家有业,大汉的郡县以下的利益基本是被他们瓜分了。魏聪拿下交州五郡之后,虽然没有烧杀抢掠,还大力发展晒盐、冶炼、渔业,贸易等行业,但本地豪强却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。

    更要紧的是他在高要一战后,把参战的郁林苍梧两郡当地豪强士族以“田宅逾制,役使贫民”的罪名,狠狠的惩治了一番,家中田产和部曲都被分给了魏聪自己和部下,张磐手下得知后不可能不兔死狐悲。所以魏聪才打算亲自领兵和袁绍去交趾接班,要不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拒绝交权,甚至挟持张磐,联合外部蛮族起事。

    “可惜赵哥没有随我们一同来交州!”温升叹了口气:“不然刺史郎君您就轻松多了,用不着这么多担子都压在您一人肩膀上!”

    “是呀!”李何点了点头:“他留在那边,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!”

    魏聪没有说话,目光转向庭院里的盛开的花卉,在他的心目中,一直把赵延年当成军事上的左右手,便如韩信之于刘邦,关羽之于刘备;在军事行动中,自己领主力,赵延年独领一军,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动军事行动,相互配合。

    按照他原先的计划,赵延年在冯绲手下保持住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那支军队的独立性,自己则去豫章想办法开拓地盘,等打下地盘,赵延年就领兵前来与自己汇合,那时自己有了地盘又有扩军所需的骨干力量,就谁也不怕了。

    但计划没有变化快,魏聪开拓地盘的计划倒是进行的很顺利,很轻松的拿下来交州五个郡加上豫章郡南部几个县,还通过曹操走汝南袁氏的关系,用钱搞定了交州刺史,护百越校尉的官职,当初在赵延年手下的将吏老兵们也大部分来到了交州,但赵延年自己却留在了冯绲那儿,因为他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冯绲的认可,并升迁到了中郎将,不再是那个无足轻重的杂号校尉了。

    像第五登、刘久这些人,让他们在魏聪的指挥下,领兵作战还成,但让他们独领一军,作方面之任恐怕就不成了。短时间内还好,但随着魏聪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大,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多,就是个无法忽视的麻烦了。

    “郎君!”温升的声音打断了魏聪的思绪。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那袁绍的手下说要去看盐场,让我们准备船只,这——”

    “好好安排,让他去看!”魏聪笑道:“我已经答应他了!”

    “这——”温升一听急了:“这盐场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呀!岂可随便让他看?还请郎君三思呀!”

    “请郎君三思呀!”

    “郎君三思!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表示反对,作为魏聪集团的上层,他们当然清楚源源不绝的优质食盐的作用,除了直接贩卖取利之外,魏聪还用食盐支付劳役、矿工的薪水,用食盐和郁林、苍梧郡那些内陆蛮酋交易金沙、牲畜等特产,为番禺城正高速发展的手工业工坊提供原材料。一句话,相比起更多用于海外贸易的金币和银币,源源不断的优质食盐更像魏聪集团的血液。而如果产出廉价优质食盐的秘密泄露出去,后果简直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用担心,就算袁绍学了去,回去也用不上的,至少暂时用不上!”魏聪笑道。

    “为何这么说,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?”温升问道:“北边也是有海的吧?”

    “北方有海不假,但海和海可是大有不同!”魏聪笑道:“我在徐闻选的晒盐场有三个好处:第一、雨水少,一年有两百多天都是晴天,雨天少的可怜,晴天有太阳才能晒盐,下雨天不但不能晒盐,雨水还会把盐池里的咸水冲淡,适得其反;第二、风大,有风才能有吹动风车,把咸水从一个盐池运到另一个盐池,节省人力;第三,天气热,日头大,这个就不必说了。

    你们都是从荆州来的,应该能感觉到徐闻的日头和荆州的日头的区别吧?袁绍修盐场要么去河北,要么去青州,至多去徐州,那些地方的日头、海风岂能和徐闻的相比?且不说他建不建的起来,就算建起来了,也无法和徐闻的相比,你们担心什么?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那属下就放心了!”温升松口气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用对袁绍过于提防了!”魏聪笑了笑:“他这次来交州可不只是为了宣旨,更多的是为自己拉拢外援的,能让他认清我们的实力,他将来在雒阳才会用心帮我们说话!”

    “这倒是不错!”黄平点了点头:“我昨天去孔公那里也听说了,袁绍这人是绝不会安于此位的,否则以他汝南袁氏的出身,何必在雒阳干出那等事来!”

    “郎君,那袁绍将来会不会搞出什么事情来把我们牵连进去?”李何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对呀,此事不可不防呀!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安分的主,别让他把咱们害了!”

    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起来,对于袁绍这个外来者满是警惕之意,正当魏聪想要说些什么时,里面传来一声响,进去一看却是王寿醒了,下床时把旁边的香炉带倒了。

    “属下拜见刺史郎君!”王寿见魏聪来了,赶忙下拜道:“方才酒醉未曾迎接,还请恕罪!

第174章 九月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